首 页 | 学会概况 | 分支机构 | 学术研讨 | 学会活动 | 学术成果 | 咨询与培训 | 课题申报 | 文献资料 | 相关下载
关于表彰优秀研究分会和...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关于2...
关于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
北京市高教学会2021年工...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关于2...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关于...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1...
关于开展2021年课题申报...
检 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讨 > 学术年会
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简报)

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

简 报

  2010年1月16—17日,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北京市教工休养院(平谷北京育新苑宾馆)举行。近百名来自北京市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年会。

  本次年会听取了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意见,总结了研究会一年的工作,交流了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经验,重点研讨了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月16日下午,年会开幕。大会由研究会副会长张加才教授主持。

  (一)北京市教工委宣教处王达品副处长讲话。首先,王达品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各个学校的任课教师付出的艰苦努力表示感谢。接着,他对2009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工作进行了回顾。他认为,这一年来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第一,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学进入到目标明确、发展稳定的新阶段。思政课调整初期的不适应已经过去,正在走向成熟。第二,各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水平较高的思政课师资队伍,而且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二级教学机构。第三,思政课教学改革出现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广大思政课教师也要认识到工作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王达品同志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目前,课程体系、教材都已经确定,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教工委曾依托北大、清华对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第二,实践教学环节要做得更实,要组织部分高校探索这一课题。第三,对于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如果教师不能讲清,可以做专门培训。第四,王达品同志希望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继续努力,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共同交流和提高的平台。

  (二)研究会会长严耕教授做主题发言。严耕会长指出,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处于艰苦的爬坡阶段,为了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成为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需要老师们不断加强研究、互相交流,提高自身的水平,研究会就是要给大家提供这样的机会。一年来,我们开了几次重要的研讨会,组织教师进行考察,都是围绕提高教学水平这一主题。严耕会长还提到,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他有幸站在游行彩车上,其实是代表着广大的思政课教师,他为此感到自豪。

  严耕会长还提出研究会人事调整的动议让大家讨论。由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胡懋仁教授今年退休,不再担任研究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研究会理事会提议由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担任。同时,由于工作需要,拟增设两位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一位是北京大学的黄小寒教授,一位是清华大学的韦正翔教授。在没有不同意见的前提下,会议以鼓掌的形式通过。

  (三)研究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孙熙国教授(代吴倬主任)汇报了过去一年学会的科研工作,并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用科研带动教学、提升教学、支撑教学,乃是大势所趋。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新时期的教学规律,还要研究教学对象。教师不能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除此之外,理论课教师还得有两个真诚:对知识的真诚和对情感的真诚,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学生。

  (四)研究会教学委员会主任胡懋仁教授汇报了教学改革论文集的编写工作,并对教改论文的撰写提出了新的要求。胡教授希望论文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教学方法,而是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论文要从马克思主义整体出发,而不能等同于哲学或政治经济学;论文既要有成功的经验,也不回避失败的教训。

  下午三点四十分至六点,会议进入分组讨论阶段。所有参会教师分为四组,讨论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1月17日上午,会议进入第二天。大会由研究会秘书长张秀芹副教授主持。

  (一)会议邀请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齐彪教授做专题报告,报告题目是“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齐彪教授认为,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最新召开的中纪委十七届五次会议来看,2010年将是“党建年”。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虽仍占优势,但力量已经削弱。而中国成为新的力量影响到世界格局。而中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作为老党、大党、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意义重大。第二部分是“学习和领会党建的新要求、新措施”。对于新形势下党内出现的“不适应”(不适应形势变化)和“不符合”(不符合党的宗旨)现象,我们要学会按照执政规律办事,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以科学的制度来保障、以科学的方法来执行,由此才能巩固我们的执政党地位。齐彪教授的谈话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共鸣。

  (二)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分组讨论的小组组长代表本小组做大会发言。他们分别是第一小组的崔建霞老师、第二小组的赵义良老师、第三小组的刘宏元老师、第四小组的石刚老师。他们在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指导手册》的同时,对进一步提高指导手册的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三)随后,进入高校教学经验交流环节。北京大学的黄小寒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她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社会调查与实践、联系专业进行理论教学等做法很有启发意义。第二位发言的是清华大学的韦正翔老师,题目是“清华的课程实践”,介绍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串讲”教学法,而她现场播放的学生制作的DV作品《我爱马哲》非常精彩,引起了阵阵掌声。第三位发言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李钢老师,题目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介绍了他们申报北京市精品课程的经验和体会。第四个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刁志萍老师,她也介绍了他们学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经验。

  最后,孙熙国教授受严耕会长委托,为大会作总结发言。孙熙国教授发言说,为期两天的年会,参会者“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大家之所以感到充实,感到愉悦,是因为大家有收获。当然每个人的收获会各不相同,但是,概括地说,这些收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收获是讨论了《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老师们的讨论之热烈,态度之诚恳,工作之认真,皆超乎寻常,有的小组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我们对老师们的真诚和热情,对在不同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毋庸讳言,《实践教学指导手册》是一部匆匆写成的稿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急就章,还会存在许多许多的问题,有些章节甚至完全可以推倒重来。但是,许多院校的老师在期末极为繁忙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为这部急就章无私地提供了案例和资料,付出了辛劳,我们向他们表示感谢!

  我们的严耕会长在时间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亲临一线,动员有关人员放下手头的工作,把手册的编写作为研究会年底的首要任务;我们的胡懋仁教授为手册的撰写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案;我们的张加才副会长、张秀芹秘书长,赵义良副秘书长、赵茂生副秘书长,不辞劳苦,和老师们一起完成了手册的撰写。我们也向他们表示感谢。

  第二个收获是,听取了齐彪教授的高端学术专题讲座,听取了四位院校老师代表的精彩演讲,听取了他们教学和科研的宝贵经验,还听取了四位小组召集人代表小组做的汇总发言。

  这些节目的信息量都非常大,就我个人来说,我感到收获很大,启发很大,受益很多,甚至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想我们在会议以后会慢慢吸收消化这些积极的成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第三个收获是“感动”,这也许是最为重要的成果。老师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赤诚让人感动,老师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让人感动,老师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真让人感动,老师们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和高度热情让人感动。还有一种感动,这就是老师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挥洒自如让人感动,老师们谦谦君子的风度让人感动,会务组辛勤的工作、不懈的努力、细心周到的安排让人感动?????。总之,在短短的两天中所发生的这一切,已经构成了一幅的美轮美奂的迷人的画卷,跃动在我们的面前。这幅画卷的名字叫“感动”。这幅画卷已经作为一种美好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潜伏到了我们心灵的深处,化作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来推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再上新的台阶,再铸新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已经成为首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的一个舞台,一个学术交流的舞台,一个互相学习的舞台,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前进的舞台。                                        我们期待着在这个舞台上的下一次相会! 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各不相同的收获!

  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

  2010年1月

版权所有: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北京城市学院1号楼
邮政编码:100083
电子信箱:bjgjxh423@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0249号京ICP备11017823号-1